導演: 奇士勞斯基
編劇: 奇士勞斯基
演員: 伊蓮雅各
卡里娜謝魯斯克
耶日古德伊科
IMDb
台北票房:62萬(台幣)
影片年份:1991
出 品 國:France | Poland | Norway
出 品:Sideral Productions
發 行 商:天馬行空
語 言:French | Polish | Italian
色 彩:Color
音 效:Dolby SR
劇情簡介
《雙面薇若妮卡》是奇士勞斯基最令人著迷、大開國際知名度的經典作品。
兩個同樣名為薇若妮卡的女孩子,二十多年前在兩個城市同時出生,一個是波蘭人,一個是法國人。她們有同樣的臉孔,都愛好音樂,她們曾經出現在同一個空間卻沒打到照面,但心靈彷彿相通:一個被燙傷,另一個下次靠近爐子就會小心;那麼,如果其中一人死去了,另一個是變得更堅強,還是莫名地感到悲傷?神秘難解的命運將她們彼此緊密維繫,彷彿同樣的靈魂一生為二,互相交換死生蛻變。
《雙面薇若妮卡》透過繁複細緻的光影多重隱喻國族、生命、認同、愛與人性,引人反覆追索。無論是從女性自死亡經驗裡重生(《藍色情挑》)、波蘭法國兩地的辯證譬喻(《白色情迷》)、或是兩個生命的相似相承(《紅色情深》)來看,它都像是奇士勞斯基後來的「三色」系列的序曲或先聲,但又同時具備了獨立完滿的經典原質。伊蓮雅各以此片奪得坎城影后,分飾兩角的演技令人心碎動容。
奇士勞斯基把《十誡》以降,網脈複雜的人際關係,抽剝拋擲到不同國度,甚至陰陽兩隔的個體間,彷彿是看穿了生命中的諸多無可預料。薇若妮卡在波蘭瀕死的那一瞬間,攝影機運動隨同滑走的樂聲,如同捕捉並取代靈魂出竅,既震懾又哀痛天地不仁;但他又不吝於關愛、體諒不同生命的選擇。迥異於波蘭薇若妮卡驟雨式的抉擇,法國薇若妮卡的遲疑、探索、以致於最後的豁然開朗與玄之又玄的心靈相通,表面上神秘莫測,其實是創作者對這個世界與人際關係的有情回眸。奇士勞斯基不說破,得由觀眾自行體會。
1991坎城影展最佳女主角
1991影評人費比西獎
1991華沙影展觀眾票選獎
1992法國影評人協會
1992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
資料來源:開眼電影網
歡迎上歐協網站了解歐協語文中心相關課程: http://www.ciel.com.tw/ 小班制教學/每小時60分整/法語*西語*德語*俄語*教學